青少年健康權應優先於性權
趙國玉/兒科護理教師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1120/1244511/
本周衛福部舉辦之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委員審查會議,聯合國國 際委員於6.4點次中提出:欲了解台灣兒童與青少年性健康有關的 議題。
現今台灣的性教育,從國中開始就教導許多鼓勵孩子交往,性 探索的內容,並過度強調保險套的效果。尤其於2011課綱修正後 ,內容更為激進,這也與台灣近五年來兒童青少年性病大幅增加有關 ,尤其淋病增加了三倍最為顯著。
舉例來說:健康與體育教材提到: 喜歡對方的感覺愈來愈強烈,就決定下一步的行動吧!(康軒P. 9);女生遇到喜歡的對象,不應只是等待對方追求,也可以主動邀約 (p.20)。類似的內容, 出現於現今教育現場及教材不同版本之中,不但鼓勵青少年交往,甚至期待進一步的 發展。
然而,青少年由交往到發生性行為短則數天, 且再次交往的對象,僅需要一個星期,就可以到追到上次交往對象最 後的親密等級。非婚姻關係的性行為越早發生, 得到性病的機會越高。在美國,十九歲之前有性行為的青少年當中, 有四分之一有性傳染疾病;已發生性行為者,更有二分之一的人會在 二十五歲前感染一種以上的性病。
生理方面,青少年生殖器官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增加被傳染的風險。 舉例來說,男孩即使進入青春期,還是有百分之二十的男生,龜頭與 包皮尚未發育成熟,黏膜細緻易破損感染。女孩部份,最常罹患子宮 頸癌的子宮頸轉化區(transformation zone) ,少女只有一層上皮細胞保護,會隨著年紀增加向內縮小不成熟範圍 ,並發育出成熟的30至40層具有相對保護力的細胞,使得少女一 旦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即使僅有一次的接觸,也會有罹病的可能。
保險套在預防性病上,的確有他的重要性,然而,在20幾種性傳染 病當中,僅有愛滋病全程使用保險套,防護效果可達到最高80%。 其他性傳染病,致病原可能生長於皮膚毛髮上,這些地方是保險套覆 蓋不到的地方,一但會陰部接觸,即使有帶保險套,還是會受到感染 (不帶保險套感染機會更高)。對於會造成輸卵管結痂導致女性不孕 的披衣菌,保險套防護效果不到三成。因此性教育在性傳染病的防治 ,不應該僅強調使用保險套就萬無一失。
再者,可以使用於成人的研究報告,並不能推論到兒童與青少年群體 ,使他們失去了戒心,舉例來說,美國疾病管制局已經證實,當規則 服用HIV藥物並且偵測不到病毒量,即使無套性交也不會有傳染力 。對於單一伴侶穩定關係的成人來說,這樣的訊息無論在身心上都是 很好的保護,伴侶也會因著對帶原者的關愛, 了解用藥情況與免疫狀況,使雙方皆有保護。
然而對於青少年來說, 鮮少於交往時,了解帶原的對方抽血報告近況, 判斷藥物濃度與病毒量是否於正常範圍內,也無法判斷對方本週是否 每天都規則用藥,更無法判斷對方體內的病毒是否已經產生抗藥性了 。如果當時緊張、過於亢奮或使用娛樂性用藥,即使有使用保險套, 精液與病原體還是有可能從邊緣跑出來、脫落、破裂或過度拉扯, 而使保險套失去防護效果的比例更高。
如將陰道交使用的保險套, 使用於其他性交途徑,會因為摩擦壓力大, 讓保險套防護效果受到限制。比如肛交,肛門是設計給糞便出來的地 方,即使醫療會有因治療目的而使用塞劑、灌腸肛管等方式, 但是緊緻的括約肌,在不適當外力的介入下,容易產生破損情形, 可讓病源體直接侵入身體,就完全無法估算其使用保護措施而感染性 傳染疾病的風險,也因此使得某些性病感染的機會增加20倍, 對於改善青少年性病的發生,沒有幫助。
最後,與成人最大的不同還有一項是對健康的自覺。青少年即使進入 形式運思期,最常使用的依然是具體運思的策略,對於未來的後果, 不一定能理解與行動。舉例來說,成人一但發生不安全性行為,會至 醫療院所匿名檢查,但青少年,很常發現致病源時已經是發病狀態了 ,他們無法於疾病初期或帶原狀態就被檢測出來。年紀越小,此現象 越明顯。今年出現一名13歲的愛滋患者,四月通報,五月過世, 僅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也說明了兒童與青少年在預防、診斷與治療上 的限制。
2016年(衛福部民國105年死因統計資料),愛滋病已成為台灣青少年的十大死因之一。反觀新加 坡,近五年來因為於性教育中強調性節制與性傳染病。使得新加坡青 少年性傳染病降低50%,成效良好。性教育並不是性解放教育,不 應該與性健康背道而馳。站在醫療的角度,要避免不要有性傳染病, 最好的方法就是儘可能延後青少年性行為發生的時間, 甚至延後至婚姻關係中。兒童與青少年的性權應該建立於健康權的基 礎上。
性的快感是一時的,染病、不孕、癌症、因生產將疾病傳染給 未來子女,卻可能是好幾輩子的健康問題。期望性教育可以適齡的將 節制的觀念、性傳染病的知識進行正確論述,讓台灣兒童與青少年性 傳染病的發生率可以下降,不要再有任何兒童與青少年因性病而死亡 ,平白的失去美好的人生。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1120/1244511/
本周衛福部舉辦之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委員審查會議,聯合國國
現今台灣的性教育,從國中開始就教導許多鼓勵孩子交往,性
舉例來說:健康與體育教材提到:
然而,青少年由交往到發生性行為短則數天,
生理方面,青少年生殖器官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增加被傳染的風險。
保險套在預防性病上,的確有他的重要性,然而,在20幾種性傳染
再者,可以使用於成人的研究報告,並不能推論到兒童與青少年群體
然而對於青少年來說,
如將陰道交使用的保險套,
最後,與成人最大的不同還有一項是對健康的自覺。青少年即使進入
2016年(衛福部民國105年死因統計資料),愛滋病已成為台灣青少年的十大死因之一。反觀新加
性的快感是一時的,染病、不孕、癌症、因生產將疾病傳染給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