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權與冠夫姓-當現代思潮遇上當代習慣

夏庭妮/社會科學研究者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orum/realtime/20180920/1433189/

這兩天居禮夫人要不要改名的事件,在網路上引發激烈的討論,也讓筆者想起曾經發生的小故事:

筆者有幸曾參加某非常具指標性、代表性,國家級大型資料庫的研討會,其中一篇文章在探討〈從父姓/從母姓〉的研究。研究結果發現,雖然覺得從母姓也沒有不行,但在台灣有超過8成的人還是認同孩子從父姓,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都這麼做」,而且雙親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從父姓。

研究者其中一個結論是:台灣的性別平權雖然有進步了,但落實仍不夠好。

到了提問題的時間,有一位社會科學界的大老問:「請問你的孩子從父姓嗎?」
(現場的人笑了,因為通常不會問這麼私人的問題。)
研:「老大從父姓,老二從母姓。」(尷尬笑笑回答)
大:「為什麼不是老大從母姓?這樣是不是性別平權沒落實?」
研:「⋯⋯。」(無語)
大:「我看不出這個題目跟兩性彼此尊重或平權有什麼關係,難道從父姓就會讓女性比較不幸福?或不平權?」

(現場許多人偷笑⋯⋯。)

我想大老一語道破了邏輯上的瑕疵。在現代,從父姓或母姓;冠夫姓與否,真的跟人與人的尊重有關係嗎?過往社會大多冠夫姓,仍然有愛妻愛家的好丈夫存在;如今大多沒冠夫姓,還是一堆渣男、垃圾啊!如今歐美人士多冠夫姓,他們有比較不平權、不幸福嗎?

仔細想想,其實我們稱呼居禮夫人,就是一個習慣而已,並沒有因此貶低女性,就像我們稱呼德雷莎修女一樣,我們不會叫她「阿涅澤‧岡婕‧博亞久」(其本名)。我們也不會用「格雷戈爾‧約翰‧孟德爾」來稱呼遺傳學史祖,通常只會說孟德爾。

要用現代的思潮去改變當代的習慣,並以平權兩個字來合理化這樣的行為?我們不如致力於幫助人們獲得真正的幸福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代理孕母承擔的風險

影片-不當性平教材所有影片

讓PCR踢鐵板的案例:HIV非凡控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