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913163103/http://heartvalley.blogspot.com/2010/06/pcrhivelite-controller.html 心之谷留言版的大宗問題之一,就是「我在第 N 天去做的 PCR 報告準不準 ? 」,雖然我已經回覆到手軟,還是有人不停的問。因此我決定用這個「踢到鐵板」的真實案例,來說明 PCR 的限制。小智當然是我隨選的化名,故事內容則依真人真事,簡化為幾句話描述。 案例:小智在 5 月中旬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後,一直相當擔心會感染 HIV ,他聽說 PCR 對於早期診斷比較有用,決定在第 18 天時去自費做 HIV 的 PCR 篩檢,結果報告是陰性,讓他安心許多。又過了一個月,他發現網路有人說 PCR 不準, HIV 抗體才是標準診斷方法,於是在第 50 天時去做匿名篩檢,竟驗出 HIV 抗體陽性。在第 56 天時經過西方墨點法確認小智確實感染 HIV , CD4=1050/µl ,但是抽血檢驗病毒量卻測不到 (<50 copies/mL) 。 小智的問題: ( 可能也是讀者共同的疑問 ) 1. 小智到底有沒有 HIV? 如果有,為什麼尚未開始服用雞尾酒療法,病毒量就已經測不到 ? 2. 他第 18 天做的 PCR 篩檢為什麼是陰性 ? 所有 HIV 感染者中,有很小一群天賦異稟的人 ( 不到 1%) ,感染後不用吃雞尾酒療法,就可以控制病毒量在測不到的範圍 ( 低於 50 copies/mL) 至少 1 年以上,被稱為「非凡控制者」 (elite controller) 。以小智為例,我們追蹤他的病毒量,一直維持測不到達 26 個月之久才終於破功,升高到 400 copies/mL ,然後逐漸上升到 15,000 copies/mL 。在小智感染後的前 26 個月,他是 HIV 感染者,但也是 HIV 「非凡控制者」。 既然測不到病毒量,為什麼說小智是 HIV 感染者? 病毒量的測定方法就是定量 PCR 。病毒量測不到,只是「血漿」的病毒量低於 PCR 儀器的偵測下限 50 copies/mL 。如果用更靈敏的儀...
留言
張貼留言